连续8年超1.3万亿斤!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写满“不容易”!
连续8年超1.3万亿斤!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写满“不容易”!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长0.5%。至此,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相关资料图)
成绩来之不易
2022年,中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实现连年丰收实属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来之不易:
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新冠疫情散发多发,受封控影响,一些农资不能及时运到农村去……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全国粮食作物单产每亩386.8公斤,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2公斤,下降0.1%。
李国祥分析,今年实现粮食丰收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粮食生产党政同责、政府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同时配套强力财政支持,发挥社会化组织解决耕、种、收的问题。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很多灾害不严重的地区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因此很多地方粮食实现了增产,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省份粮食增产。
二是我国长期以来建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南方虽然遭遇严重旱灾,但水利设施及时发挥作用,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我国农业部门充分调动技术力量,在换茬、高温病虫害等关键节点派出技术部门前往田间进行技术指导,也对粮食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
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格局剧烈波动,粮食价格达到多年来高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发布《粮食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上升至1.9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分析,在与去年粮食进口费用相比增加的1800多亿美元中,“价格因素”所导致的进口费用增加规模约为1570亿美元,而由交易量带动的仅约270亿美元。由此可见,价格因素驱动的进口成本上涨约占整体的87%。
联合国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达8.28亿,即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近6.7亿人面临饥饿。
李国祥表示,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国内来说,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粮食连年增产对于保供稳价、社会经济行稳致远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意义。
对于世界来说,今年国际上很多国家粮食大幅减产,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今年全球粮价剧烈波动,中国的粮食增产与全球粮食减产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粮食增产对全球粮食安全、稳定全球粮价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构优化明显
统计显示,在粮食总量继续增加的同时,中国粮食生产的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优化趋势。
2022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89亿亩,比上年减少1361.8万亩,下降0.9%。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53亿亩,比上年减少72.9万亩,下降0.2%,面积基本稳定。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46亿亩,比上年减少381.1万亩,下降0.6%;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42亿亩,比上年减少706.6万亩,下降1.6%。
与此同时,豆类面积大幅增加。
在政策引领下,2022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8亿亩,比上年增加2635.8万亩,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2.5万亩,增长21.7%。大豆产量大幅增加,2022年,全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
“从农业的意义来说,今年我国粮食继续增产,说明我国粮食年产7亿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形成,在粮食总量稳步提高的同时,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大豆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这是前所未有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李国祥说。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新闻
- 连续8年超1.3万亿斤!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写满“不容易”!
- 田螺煮多久 田螺煮多长时间最合适
- 天洋新材: 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环球观热点
- 英力股份董秘回复:疫情对设备发货有一定影响,预计2023年1月农历新年前设备会全部到达飞米_今日热闻
- 赛意信息: 关于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 三元股份董秘回复:经自查,公司不存在上述情况
- 当前视讯!人人乐董秘回复:公司暂无此项考虑,门店有合作的品牌药店,欢迎就近光临选购
- 中红医疗: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红普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核查意见-环球微动态
- 【环球速看料】西工分局召开学习贯彻市委书记江凌调研公安工作指示精神推进会
- 中介买小产权房违法吗|焦点速看
- 晋控电力:公司目前建成的新能源项目有201.085万千瓦,其中光伏121.585万千瓦,风电79.5万千瓦
- 极狐GitLab与微软、神州数码达成合作 焦点快播
- 天天热议:致远互联: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 每日报道:浙江移动5G+云XR助东方日升建设未来元宇宙工厂
- 世界快看:A股吸引股民加速进场,基金吸引力如何?下周24只新基首发,明星效应不再是选基首选
- 世界焦点!道氏技术:公司的生产线可以兼容三元锂离子前驱体和钠离子前驱体的生产
- 今日观点!力合科创董秘回复:近期公司控股子公司数云科际中标C塔及相邻地块项目数字化交付顾问项目
- 环球快播:达志科技:拟不超10.2亿元投建锂离子电池产线项目
- 有人不解,有人转型……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
- 2025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